神秘的精絕古國 | 歷史驚奇
說起精絕古國,可能有人會想起盜墓。其實歷史上的精絕古城確實是個未解之謎。在人稱「死亡之海」——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有大片古老王國的遺址,據史書記載,在西漢時期這裏一共大大小小林立著36個王國,其中在尼雅地區就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國家──精絕國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《漢書,西域傳》曾這樣記載:精絕國在距長安8820里的地方,共有480戶人家,擁有精兵500人。這個遙遠的精絕國可謂麻雀雖小,五臟倶全。但是,西元4世紀前後,這個國家的記載卻突然消失,成為神祕的歷史塵埃。它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但是,由於史料殘缺,直到20世紀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初探遺跡,這座在沙海裏掩埋千年的故城才又重見天日。斯坦因稱這座古城為「尼雅城」。人們驚奇地得知,在荒漠的沙海之中,古代竟然有如此燦爛輝煌的文化。精絕國的發現轟動了歐洲,學者們把它稱為東方「龐貝城」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居民日常用的文字就是今天被稱為「怯盧文」的文字,這是一種國際學術界公認的極難破譯的文字,是西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期的文字,西元1〜2世紀時在中亞地區廣泛傳播。根據從遺址中挖掘出來的文書,以及那些寫在木板、羊皮、絲綢、紙、錢幣甚至牆壁上的文字史料記載,當年精絕國居民對水的管理和使用、樹木的保護都有一套嚴格的管理辦法。水的使用是有償的,由專人分管。若因管理不善,導致損失的要受懲罰。如有耕地發生無水乾旱的情況,也要求及時調查並處理。如有人放水淹沒仇家的田園、住屋要受罰。如有小麥地,一熟可澆二、三次水。當年的精絕國居民還很注意樹木的生長和保護,形成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,人與自然和諧相處。
但是僅從這些的記載,我們還是無法了解精絕古城的面貌,唯有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的歷史記錄出土。